“煙臺蘋果萊陽梨”,聞名天下的煙臺蘋果你可知其來歷?縱覽煙臺的歷史,煙臺山是不得不去的地方。來到這里,你就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。這座山位于煙臺市芝罘區(qū)北端,海拔區(qū)區(qū)42米,方圓寥寥26公頃有余,但是卻被煙臺人譽為母親之山、御侮之山、英雄之山。6月2日,“獻禮建黨百年——尋找外事中的紅色印跡”專題宣傳活動前往煙臺山,回憶了這段面對外侮的屈辱史,也重溫了御侮之山的紅色崢嶸史。
面臨外侮被迫開埠
說是母親之山,是因為煙臺山是煙臺歷史的重要發(fā)祥地和象征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,為防御倭寇的侵襲,朝廷在膠東沿海遍設衛(wèi)、所、墩、臺,在奇山設守御千戶所,在奇山所之北的小山上建烽火臺。遇到敵情,夜則舉火,晝則升煙,以之示警,當地人遂稱其為“煙臺山”,煙臺市也由此而得名。
烽火臺的一石抵御不住外侮的入侵。煙臺山文物管理中心副主任張春國介紹,1840年英國發(fā)動鴉片戰(zhàn)爭后,進入中國攫取經濟、政治和文化特權,煙臺優(yōu)越的地理位置、自然條件和貿易活動引起了列強的覬覦。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以后,1861年,根據中英、中法簽訂不平等的《天津條約》,煙臺被辟為通商口岸,成為中國北方最早開埠城市之一和山東省最早的通商口岸。
煙臺開埠,標志著煙臺半殖民地化的開始?!巴鈬袕娂娂娞みM煙臺,相繼17個國在繞煙臺山及其周圍建立領事館,并修建了大量洋行、郵局、教堂等近代建筑。直到現在煙臺山上仍然有英國、法國、美國、德國、丹麥、日本等六個國家的領事館舊址,及其辦公附屬建筑30余棟,成為煙臺兒女感受中國近代滄桑史的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”張春國說。
參觀中,記者了解到,煙臺山上有五大展覽館,分別為煙臺開埠陳列館、京劇藝術館、冰心紀念館、中華旗袍館、丹麥領事館舊址陳列館等。其中,“煙臺開埠陳列館”是“美國領事館官邸”舊址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展館通過200余件珍貴的歷史實物、圖片等展品,生動地再現了自鴉片戰(zhàn)爭至1945年80余年中,煙臺社會歷史的發(fā)展變化。
在煙臺開埠陳列館里,講解員談到了“開埠”帶來的影響。煙臺被迫開埠之后,外國列強紛紛在煙臺設立了郵政電報機構,煙臺也成為了山東省第一個設立郵政的城市。登州文會館被改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,在煙臺誕生了中國第一家生產葡萄酒的工廠,煙臺還擁有中國最早的制鐘廠……這些百年前就創(chuàng)下的記錄,如今在煙臺仍有痕跡可尋。
煙臺蘋果天下聞名,但你可知它的來歷?1871年,美國傳教士倪維思為擴大教會影響,引進西洋蘋果,并創(chuàng)建了“廣興果園”。他以嫁接、育苗等方法在煙臺培育蘋果,使之成為具有特別香味的新品種。自此,煙臺成為我國西洋蘋果與本地蘋果相嫁接的發(fā)祥地,也便有了后來享譽國內外的“煙臺蘋果”。
外國人把持中國海關
如今的許多人可能并不知曉,煙臺東海關在歷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,它曾經管轄過山東沿海的所有海關關口。
1861年初,英國駐華公使派馬禮遜到登州籌辦領事館和開埠事宜。因登州港水淺,且沒有船舶避風場所,不利于開展海上貿易,馬禮遜遂東下煙臺,選中地理位置優(yōu)越和港灣條件優(yōu)良的煙臺取代登州。1861年5月,清廷批準將通商口岸由登州改為煙臺。1861年8月22日,東海關開關征稅。
由此,外國人直接參與管理海關稅務,幾十家外國洋行在煙臺開辦,外國大量過剩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到煙臺,又從煙臺口岸運走廉價的土特產品。這種不平等的政治、經貿關系促成了煙臺的畸形發(fā)展,煙臺由此而迅速成為外國投資者的樂園、外國僑民的集中居住地、區(qū)域東西方文化中心、物資交流結算中心和貨物運輸集散地。
此外,張春國說,當時的清政府先后在山東沿海設立的23處常關也都統歸煙臺東海關管轄。作為煙臺開埠后近40年山東省唯一的海關,也是山東各口的總關,東海關在特殊的歷史階段所作出了特殊的貢獻。據悉,辛亥革命以后,東海關還是掌握在外國人手里,依然有一定的、相對的獨立性,稅務司還是由英國人擔任。1938年日本占領山東,到1945年日本戰(zhàn)敗,東海關的控制權一直都掌握在日本人手里,1945年8月,煙臺解放。煙臺抗日民主政府派賈振之接管了東海關,東海關更名為人民東海關。至此,被帝國主義列強把持了80多年之久的東海關回到了人民的懷抱。東海關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解放區(qū)海關,煙臺海關因此被譽為新中國海關的搖籃。
以寡敵眾橫掃5000日偽軍
也是在這里,開啟了御侮之山的紅色崢嶸史。
煙臺山上有一座抗日烈士紀念碑,碑高8米,呈五棱形,碑頂端雕有五角星,象征著革命先烈的精神永放光芒。碑身正面刻有“民族英雄垂名千古”8個隸書大字。這是1945年根據膠東行署指示,為紀念在抗日戰(zhàn)爭第一次解放煙臺時犧牲的89名烈士所建的紀念碑。張春國表示:“煙臺山依托其重要的革命文物遺跡、豐富的紅色文化內涵、完整的近代歷史建筑,成為煙臺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。而抗日烈士紀念碑,則是煙臺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民族解放斗爭的一座歷史豐碑?!?/p>
據介紹,抗日戰(zhàn)爭和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膠東地區(qū)有22萬人參軍,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7.6萬人。膠東地區(qū)組織支前民工260萬人,其中僅萊蕪戰(zhàn)役、孟良崮戰(zhàn)役就有膠東30萬支前大軍。煙臺也是抗日戰(zhàn)爭以來,我軍收復的第一座沿海城市。
張春國向記者講述了發(fā)生在這里的重大歷史事件“紅旗插上煙臺山”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后,往日在煙臺狐假虎威的偽軍此時搖身一變,打出“國民革命軍”的旗號。當時敵軍集結兵力共計5000多人,而我軍攻城部隊只有2000人左右,數量上敵眾我寡,但政治上我勝敵敗,我軍士氣高昂。在八路軍和工人武裝的內外夾擊下,我軍勢如破竹,將紅旗插上了煙臺山。
“煙臺解放后,獲得新生的煙臺人非常興奮。一連數日,上街慶祝游行的人群都絡繹不絕?!睆埓簢f。
煙臺的解放,使整個膠東半島北海岸大小港口全部控制在我軍手中,為東北戰(zhàn)場的取勝創(chuàng)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,為贏得解放戰(zhàn)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幾經奮斗山色更秀,與時俱進更顯輝煌。煙臺山近代歷史建筑和文物遺址,是煙臺歷經膠東革命風雨歷程的見證。其豐富的紅色文化內涵,也記載著城市歷史的進程和歷史的變遷。
新浪潮記者 趙禎